导师和传统方法
在法身禅修里,你会学到法身法门的禅修技巧, 这是世上最古老的禅修方法。入法身法门的禅修技巧简单易学,它已成为泰国最普遍和世上极为流传的禅修方法。这方法的要诀在于自我发现,心灵的净化和放松。因此,学习这禅修法门不会与任何宗教或信仰相抵触。因为这方法是开放和中立的,任何人都可以尝试。这个禅修方法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,在佛陀涅槃五百年后失传。在一九一七年,由蒙昆贴牟尼祖师再次发现。
“Dhammakāya” 来自巴利文。意思是“法身”。这个词汇普遍的出现在北传和南传的佛教经典里。入法身法门是世上唯一的禅修法门,教导人们如何让心回到我们原来心的安住处,这就是它的独特之处。 因为我们的身体中心点就是我们开悟之道。如果心越靠近心的安住处,你就会感觉到心灵的喜悦。这种喜悦是自然形成而独立的,它不需要外界的任何支配。
入法身法门的禅修会提升我们内心的道德意识和净化我们的心灵。这会让精进的禅修者变得更温和亲切,也会避免对人造成口头上或行动上的伤害。坏习惯会渐渐的消失而好的习惯会相对的成长。禅修会对个人的习惯和事业产生正面的影响。
静坐方法
禅定指令心专注于所缘,达到静定不散乱的状态。心越静定,就越有力量,犹如聚集阳光,使之形成焦点,然后点燃柴火一般。禅定是一种国际性的禅修方法,任何国籍、语言、性别和年龄的人,都可以学习。
不管我们是什么职业、信仰什么宗教,在公司、企业上班的白领;经营自己生意的商人;家庭主妇;还是在学校上课的学生,都可以来学习禅定。
身与心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要想身体健康强壮就得经常锻炼,要想心灵充满力量,也要经常修习静定。当身体疲劳时,可以通过睡觉来获得休息。当心散乱时,也可以通过学习禅定来获得休息。
禅定入门可以简单的分为六个步骤,分别是:
- 采用舒服的坐姿,右脚盘放在左脚上,右手叠放在左手上,右手食指轻轻地碰触左手的拇指尖,轻轻地闭上眼睛,就像睡着时一样,同时身体挺直。
- 观察身体,看是否有哪一个部位依然紧绷,如果有就及时调整好,让全身的血液流通顺畅,如此才不会感到酸疼。
- 调整心态,让心轻松、舒畅,也许可以意念大自然,例如河流、山川、天空和云朵。或者假设自己处于太空中,周围没有任何人、物或动物,没有任何事情的牵绊,无论是学习、家庭、工作,还是其他方面的事情。
- 观想所缘,对象可以是水晶球、太阳、月亮或星星,将之安放在肚子中央,为的是让心安住于内在,不去攀缘外在的事物。同时,假设腹部中有两条棉线,一条从肚脐拉直延伸至后背,另一条棉线则从左腰拉直延伸至右腰。在这两条线细如针头的交叉点,往正上方提升两指宽的高度处,称为身体中央第七点。对于观想所缘者,如果出现紧绷的感觉,也可以不用去观想,只需将心静静地安放在第七定点,或者身体中央第七点即可。
- 默念佛号“三玛阿罗汉”,“三玛”的意思是正确,“阿罗汉”的意思是清净,感觉声音就是出至于身体中央第七点。
- 护持心,使它保持正念与舒服,感觉非常的舒坦、适中、空旷、开阔、静定、无他、清凉,不着急、催促,而是轻松、舒畅,对此心境感到满意,不久就会获得真正的快乐。
静坐原则
重点包括: 正念‚放松‚持续与观察
- 正念(Sati/Awareness) 时时刻刻保持觉知 静静如实观照自己 当下的身心感受 这便是正念的本意 其实练习静心 并非阻断任何念头的出现 而是能够静观其变 不随意卷入或与之起舞
- 放松(Sabye/Relaxation) 虽然许多人很精进努力 但始终没有得到理想的成果 其关键往往便是方法不够正确 除了保持正念以外 还要有轻松舒服的感觉 也就是不可过于紧绷或松弛 就如同穿针引线一般 力道一定要刚刚好
- 持续(Consistency) 懂得如何兼具正念与放松之后 下一个重点便是 如何让这样的状态 持续保持下去 假使不小心偏离了正念与放松 那也没关系 只要有觉知且轻柔地将心归零 不断带回到正确的方法上
- 观察(Observation) 一旦练习完静心之后 应当要好好省思一番 看看自己在过程中 如何调整身心 而又得到怎样的结果 特别是在产生了轻松舒服 或空旷喜悦的经验时 一定要好好记住 自己调放心的位置及方法 让自己往后的练习有迹可循
静坐的阻碍和解决方法
在静坐中,要克服情绪、意识、使心不能宁静的画面等等。这些都是静坐的阻碍,使禅修遭遇困难,我们的心也不能静定下来。我们有必要学习和了解静坐禅修的阻碍,并寻找解决阻碍的适合方法。
——贪欲盖——
- 贪欲是指贪恋男女之情与欲望,如,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。
- 贪欲是心产生欲望的重要起因,欲望控制我们的生命,我们成为了欲望的奴隶。我们对自己现有的东西感觉不够好,不满足于现状,通常都会去找比原来更漂亮的外貌、更优美的声音、更美味的食物。常常会这样想:如果拥有一切,我们就会幸福。
- 欲望只会让我们暂时满足,之后可能会产生烦躁、
不满足的情况,然后再继续寻找满足欲望的方式。 - 欲望使我们追求人和外在的事物,感觉生活欠缺、
不满意,浪费现有的时间,远离静定的心情。
贪欲盖的解决方法:
- 要根据事实来分析,欲望都是乐少苦多。如我们对名利的追求,刚开始的时候品尝到一点点的快乐,就好像是诱饵一样;当被名利吸引了,苦就会随之而来。
- 用佛法来思考我们的生活,各种事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中。今天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事物,之后可能会带来痛苦。如男女朋友热恋的时候,很幸福;一旦分手,必定带来痛苦。
- 分析离欲或静坐的好处,例如,静坐是很精细的快乐,柔软、很轻松,不像欲望那样沉重,不需要在外面寻找。
- 守护根门是指以意志,来谨慎的监督自己的“六根”,
即是: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舌头、身、心。我们通过六根
接收外界事物:若是美好的事情,会让心宁静明亮;若
是不清净的事情,会使心散乱、浑浊。 - 饮食适量:指吃的食物要适量。
嗔恚盖
嗔恚的产生过程
嗔恚的处理方法
- 我们要从生活的小地方开始,让心能宁静。因为嗔恚产生的导火索是心受到一点点摩擦,产生的不满意。
- 慈悲心是嗔恚的敌人,让慈悲心的功德利益产生宁静的快乐。在静坐前,先用一些时间来发慈悲心,让自己的心舒适清爽,产生怜悯,从而消除心中所有的仇恨。
- 用佛法的因果报应来省思自造的业力。有时,我们有不好的遭遇,可能因为旧业力正在回报;伤害我们的人,在以后会受到业报,这是无法避免的。
- 修无畏施:生气的人就好像点火燃烧自己,极其的痛苦;
我们也可以持戒忍辱,以仁爱慈悲之心不侵犯和原谅他人。 - 结交心中充满慈悲的善知识。
——昏沉睡眠盖——
佛陀将昏沉睡眠盖比喻为“被关在监狱一般”,被关在监狱的犯人失去各种娱乐或工作的机会。不管是谁,坠入昏沉睡眠的人,不能从禅修中获得真正的宁静快乐。
在实修方面,昏沉睡眠产生的原因是:
- 休息不足,可能睡太晚或做梦睡不好,起来时,就会感到疲倦。
- 身体疲乏、劳累,可能工作劳动过量,流很多的汗或用脑过度等。
- 饮食过量,超过身体所需要的分量,使体内的消化系统工作繁重,身体疲倦跟着来。
昏沉睡眠盖的解决方法
精进坚定不移,精勤不放逸:
- 适当的饮食。饭后可以先散步半小时,让食物消化了,再来静坐。
- 观想光亮的所缘,专注于光亮中。
- 转换姿势:可以先起坐,去洗脸,上洗手间,身体舒适了,再回来继续静坐。
- 坐着睡一会儿,再醒来时,就会有精神,继续静坐。
- 如果到达最后一个步骤,真的需要睡觉,就
该让身体得到休息,可先睡觉或休息。千万
不要强迫自己,导致心不满意,甚至还会讨
厌静坐修行。
——掉举恶作盖——
掉举恶作盖是指散乱和苦恼。
散乱的原因
- 心的本性是浮动、摇晃,如同猴子一样,习惯了从这根树枝跳到那根树枝。
- 日常生活中没有将心放在身体中心点,静坐时就感到困难。之所以难,因为对身体中心点不熟悉,心就习惯性的到处跑,越坐越烦恼。
掉举恶作盖的解决方法
- 粗糙的散乱(很多的杂念),就应该慢慢睁开眼睛,等心舒服了,在慢慢地闭上眼睛。
- 中等的散乱通过意念所缘以及默念佛号,所缘就会代替散乱的心,三玛阿拉杭将会替代其他的声音。
- 细腻的散乱(一点点的散乱),以平常心来对待,不需要做任
何的事情,一会散乱就会消失。就如同有客人来拜访,而我们
却没有去迎接,之后客人会不好意思的离开。
——疑盖——
产生怀疑的原因
- 阅读修行经验过多:阅读大量书籍,发现修行的方法或结果和学习的不一样,就会怀疑。
- 听修行经验过多:自己没有亲自证入内在的法,听别人传授良好的禅修经验;实践的时候,发现修行的方法或结果和听到的不一样,就会怀疑,没有信心。
- 理解错误:因为听多读多,自信满满。真正实践时,给自己的禅修安排步骤,导致误解,头脑所认为的与事实不符或脱离真相。
静坐时怀疑的解决方法
- 让心静定下来,没有任何的要求与限定。
- 无论出现什么画面,都要保持平常心。
- 让自己如同机器人:有画面或光亮也是置之不理,静坐中不要思考与分析,只要静定,持续地沉浸在舒服与快乐的感觉中。
-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积累:现在我们是新生,不要超之过急,急于体验到好的禅修经验。
- 我们的任务就是放松、宁静、轻柔、舒服,不用去想任何的事情。
- 满足于目前静坐到达的感觉。
——紧绷、紧张——
- 紧绷、紧张的特征:
静坐时,眼皮、眉毛、额头、甚至到全身紧绷,肩膀上耸,肚子会紧缩;
静坐后,感觉不舒服,疲倦,烦躁,头痛,甚至厌恶静坐; - 紧绷、紧张的原因
过于认真,强迫自己的心产生不舒服的感觉;
太注重护持,习惯挤压内眼球往肚子里看;
注重坐姿过多,强迫自己要保持标准的坐姿,身体变僵硬。
紧绷、紧张的解决方法
- 放松身体:
1). 静坐前,简单的拉筋,或者冲凉,放松身体;
2). 静坐时,轻轻的闭上眼睛,如同快要入睡一样,保持微笑的感觉; - 观想第七点导致的绷紧 :
1). 把心先放在自己感觉舒服的地方,如什么也不想,观呼吸等等;
2).忆念让自己安住于扩大的第七点里,慢慢的扩大至房间、天空; - 观想所缘导致的紧绷:
1). 只需感觉所缘(水晶球)在身体里,不需要看见;
2). 改用其他的方法,如默念、什么也不想; - 判断修行方法正确与否:
每次都能体验到舒服的感觉,静静的感觉,至少是不苦,一瞬间也好;肌肉不紧绷、不紧张,同时不厌恶禅修。
静坐对人生的好处
——1.改善身体健康——
1.1 静坐让肤色浩洁,肌肤嫩白,看起来年轻
当我们练习静坐时,我们需要观察呼吸,深深的吸气,然后慢慢的呼出,慢慢地释放。如此反复做几次,吸入的氧气有助于体内血液的循坏,也可以排除体内的毒物。使大脑变得清爽舒服,想什么事情都很顺,且浮现出的幸福使我们感到很快乐,消除了苦,有效的减轻压力。当然这才是真正的长生不老药,不仅让我们肤色干净透明,良好的血液循环,而且让我们看起来比同龄人更年轻健康。
1.2 身体健康,可治愈疾病
经常练习静坐的人,将有助于治愈疾病,并促进身体的健康,以及生命长寿。因为静心有助于缓解压力,从而降低血压。另外,静心产生的幸福也是一种神奇的疗法,可以帮助减轻身体的疼痛。同时它还可以帮助缓解各种疾病或状况,例如焦虑,抑郁,毒瘾,癌症,或者因压力引起的头痛,以及失眠等问题。
因此,如果谁想要健康寿命长,建议常常的静心,以及吃健康的食物,还有定期的运动。这样一定会有健康的生命和长命百岁。
——2.改善社会与人际关系——
2.1 可以减少气愤的情绪或发怒
经常练习静心使我们充分了解自己的情绪,我们所想的,所说的和所做的,都将会了知一切动静。每当我们要生气或烦躁或恼火时,曾经修习静心的心灵会自我提醒,能及时的收伏情绪恢复平静。如果我们能常常如此做,久而久之就会改善易暴怒的心情,让自己变成沉着冷静之人。
2.2 改善个性
当常常静心,个性就会变好,成为仪表堂堂之人。因为静心让我们时刻保持正念,且使得我们的心变得冷静和谨慎。同时我们所表现出的个性,所想的、所说的和所做的,以及各种言行举止都适宜和谦恭,优雅,不急躁或太匆忙。这也是体现个人的智慧与值得结交。如此的人,无论在哪里,都会有很多人喜欢与结交为朋友。
2.3 改善自己的品行
静心让我们的心变柔软,慷慨大方,言行举止都很得体礼貌,心存悲悯,关爱他人,无憎恨之心。让我们对世人生起慈悲之心,并且原谅那些让我们愤怒的人,改善自己的品行,得到身边之人的喜爱。
2.4 乐观看世界,快乐的生活
静心能让我们及时知道自己的情绪是否是快乐或痛苦。如果每天持之以恒的静心,我们的心不会存有坏情绪,或者有坏的事藏在心中。静心让我们快乐,心情舒畅,并能重视及改善自己。乐观的看世界,并往好的方面想,对世人和生命更加包容,快乐的生活。
——3.提升学业和工作——
3.1 有助于更好地学习
对于学生来说,静心可以帮助他们整理思维,记忆力强,注意力集中,能在限定的时间内专注于一件事,且有好的步骤,有效的成绩,算是比较完善的系统。同时在听说读写技能方面,或是其它学习方面,都将得到提升。
3.2 提高工作效率
工作的人需要用脑思考、计划和实行,静心将让所想的、所说的和所做的既快速又细腻,且常静心之人,无论做什么工作,都会专注于那项工作,直到成功。静心能始终专注于工作,可以使大脑更有效地工作。
3.3 成为领导者
练习静心让心沉稳、坚定不动摇,心得到更深层次的提升。当出现各种摩擦矛盾时,心就能控制情绪,让心平静下来,对自己也更有信心,也会更谨慎和细致。同时,也会知道自己正在做何事,不会心神不定,也不会恐惧,练习忍耐提升心品质,这些都是成为领导者具备的素质。
——4.改善心灵——
4.1 让心透明和柔软
静心有助于让我们的心宁静,可随时控制各种情绪,尤其是常保持正念就更有助于感化我们的心,让我们成为快乐、冷静、乐观向上之人,心情也会明亮舒心。
4.2 有助于缓解压力
研究表明患有精神疾病之人,在练习静心之后,呼吸频率会降低,心跳变慢,头脑运转缓慢,变得有秩序,且体内的代谢减少,肌肉松紧度也降低了。除此之外,在静心时,若心非常静定安稳,那么无穷的快乐自然而然神奇的涌现出来。因此,压力可以立即得到缓解。
4.3 能获得幸福快乐
许多人渴望得到快乐,并竭尽全力在外寻找快乐。其实这都不是生活的本质,甚至还有些人回到家里了,还将外面的问题或痛苦带回来。因此,请选择静心让心宁静,你会发现静心将会获得真正的幸福快乐。它能很好的管理我们的情绪,让我们活在当下,只想做好的善事。我们身体轻松舒服,且内心法喜。我们心情愉快、开朗,练习静心越多,会越放松,也越宁静。从此也不会再往外在寻找幸福快乐了。
4.4 能获得功德
练习静心让我们心宁静,放松舒服,感觉很快乐。当我们的心幸福了,不会再渴望寻求世上其他的任何东西,甚至我们也不再愤怒。宁静的心终止散乱不安的念头,全部所有不好的一切,且会让我们宽恕原谅所有不喜欢的人和敌人,放下仇恨。这个静心的功德让我们的心从黑暗至光明,生起智慧,容易的摆脱所有烦恼。
禅修需要努力锻炼心,勤恳坚定,一心专注修行,也要了解修行时,阻碍禅定进步的问题。看看自己在哪方面有缺陷,试着找方法来处理,重新按正确的方法静坐禅修。相信不久,就能看见光亮,也能证入内在的法球,每一个人都能如愿的证入。
“证悟的极乐,是一种源自静定之心的喜悦,超越世间所有的幸福与快乐。”
法胜师父法语
2000年8月6日